二仁溪X—打造「二仁溪流域博物館」2.0
棲地營造
截止日期
2025/08/31
專案目標與特色
1.本專案以流域博物館為主軸,導入生態博物館精神,讓二仁溪展現昔日風華,成為學校戶外教育、社區創生、青年回流、親子共學的基地。
2.建立二仁溪口濕地長期生態資源資料庫,作為二仁溪生態保育及河川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3.守護流域重要物種棲地,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,對應COP15昆明—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,守護黑面琵鷺、環頸雉、黑翅鳶、魚鷹、彩鷸等保育類鳥種棲地環境。
4.建立二仁溪在地的環境教育知識體系及網絡。
5.推展二仁溪代表性年度活動,連結在地產業,建立二仁溪生態及產業口碑。
2.建立二仁溪口濕地長期生態資源資料庫,作為二仁溪生態保育及河川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3.守護流域重要物種棲地,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,對應COP15昆明—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,守護黑面琵鷺、環頸雉、黑翅鳶、魚鷹、彩鷸等保育類鳥種棲地環境。
4.建立二仁溪在地的環境教育知識體系及網絡。
5.推展二仁溪代表性年度活動,連結在地產業,建立二仁溪生態及產業口碑。
所在位置
臺南市 仁德區/臺南市 南區
交通狀況
臺86號東西快速道路臺南出口交流道,南下接臺一線省道約5分鐘即達本基地。
預計執行期間(實際執行期間依契約所訂)
2025/05/01起
至
2027/12/31止
預估所需經費(萬元)
360 萬元
現況說明
本區土地分別有位在非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及都市計畫區內,濕地範圍內皆位在河川區,周邊土地為公園綠地、一般農業區等。二仁溪口濕地範圍土地利用包含河道、潮池、沙洲灘地及灌木荒地,周邊區域為水產養殖、住宅、空置地等。
目前二仁溪口共紀錄31科129種植物,其中包含48種原生種,81種外來種、栽培種及歸化種。目前二仁溪口濕地共紀錄有34科85種鳥類。保育類物種曾紀錄有環頸雉、黑翅鳶、魚鷹、彩鷸、燕鴴、紅尾伯勞、紅隼、大冠鷲、黑面琵鷺等九種。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在近年觀測到數量逐漸增加,且以二仁溪河灘地為覓食地,111年初於河灘地觀測到17隻為近年最大量。
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投入二仁溪口濕地保育工作已逾10年,見證河川生命力的再生,然而近年因缺乏足夠且穩定的經費支持,保育量能受限,僅能維持基本不定期巡查工作,期待爭取各界資源持續投入,讓二仁溪的保育可持續經營。
目前二仁溪口共紀錄31科129種植物,其中包含48種原生種,81種外來種、栽培種及歸化種。目前二仁溪口濕地共紀錄有34科85種鳥類。保育類物種曾紀錄有環頸雉、黑翅鳶、魚鷹、彩鷸、燕鴴、紅尾伯勞、紅隼、大冠鷲、黑面琵鷺等九種。一級保育類黑面琵鷺在近年觀測到數量逐漸增加,且以二仁溪河灘地為覓食地,111年初於河灘地觀測到17隻為近年最大量。
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投入二仁溪口濕地保育工作已逾10年,見證河川生命力的再生,然而近年因缺乏足夠且穩定的經費支持,保育量能受限,僅能維持基本不定期巡查工作,期待爭取各界資源持續投入,讓二仁溪的保育可持續經營。
專案辦理事項
一.長期生態調查監測
1.鳥類生態監測(至少2次/年)。
2.水域生物調查監測(魚蝦蟹、底棲) (至少2次/年)。
3.自動影像監測(全年)。
二.棲地巡查維護及重要物種保育
1.辦理志工招募及培訓(每年1梯次)。
2.定期棲地巡查維護(每週1次)。
3.重要及指標物種觀察(每月1次)。
4.辦理民眾參與棲地服務活動(每月1場)。
5.定期每年2次參與環境部二仁溪污染整治民間討論會暨二仁溪守護聯盟會議,呈報環境概況。
三.濕地教育推廣課程活動
目前已與周邊大甲國小、喜樹國小、龍崗國小、文賢國小、三侯國小、明宗國小、依仁國小等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持續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。
四.二仁溪年度活動辦理
2023年濕盟首次在二仁溪畔舉辦贊贊市集,此亦為二仁溪口首次由完全民間自辦、以在地為主體的生態體驗及小農市集活動。23個攤位(近百單位報名)、8個在地協力單位、7個贊助企業、超過5,000人次來訪。預計未來每年持續辦理市集活動,成為二仁溪年度代表性活動。
五、上述工作項目在地民間團體已有執行經驗,可洽詢合作協助辦理。
六、以上內容均提交成果相關資料。
1.鳥類生態監測(至少2次/年)。
2.水域生物調查監測(魚蝦蟹、底棲) (至少2次/年)。
3.自動影像監測(全年)。
二.棲地巡查維護及重要物種保育
1.辦理志工招募及培訓(每年1梯次)。
2.定期棲地巡查維護(每週1次)。
3.重要及指標物種觀察(每月1次)。
4.辦理民眾參與棲地服務活動(每月1場)。
5.定期每年2次參與環境部二仁溪污染整治民間討論會暨二仁溪守護聯盟會議,呈報環境概況。
三.濕地教育推廣課程活動
目前已與周邊大甲國小、喜樹國小、龍崗國小、文賢國小、三侯國小、明宗國小、依仁國小等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持續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。
四.二仁溪年度活動辦理
2023年濕盟首次在二仁溪畔舉辦贊贊市集,此亦為二仁溪口首次由完全民間自辦、以在地為主體的生態體驗及小農市集活動。23個攤位(近百單位報名)、8個在地協力單位、7個贊助企業、超過5,000人次來訪。預計未來每年持續辦理市集活動,成為二仁溪年度代表性活動。
五、上述工作項目在地民間團體已有執行經驗,可洽詢合作協助辦理。
六、以上內容均提交成果相關資料。
期待公司團體參與項目
一、員工家庭日
近年有多家企業團體到二仁溪辦理棲地服務及生態體驗活動,濕盟可提供獨木舟體驗、手作DIY等多元主題的體驗活動服務。
二、濕地志工隊
二仁溪流域上游關廟區的大亞電線電纜公司與濕盟合作,招募企業志工隊到二仁溪進行棲地維護工作。未來希望爭取更多企業團體加入濕地志工的行列。
三、在地營造或社區參與
濕盟在二仁溪與周邊許多社區合作,企業參與亦可協助社區推動環境營造,同時社區居民共同參與,協力達成環境保育工作。
四、教育推廣
前述濕盟現況已與二仁溪周邊學校合作,企業可參與並支持濕盟與周邊學校辦理環境教育課程活動。
五、協助友善農林產品行銷
2023年濕盟首次在二仁溪畔舉辦贊贊市集,以在地為主體的生態體驗及小農市集活動,未來期望企業支持本活動的辦理,推動在地農林產品行銷。
近年有多家企業團體到二仁溪辦理棲地服務及生態體驗活動,濕盟可提供獨木舟體驗、手作DIY等多元主題的體驗活動服務。
二、濕地志工隊
二仁溪流域上游關廟區的大亞電線電纜公司與濕盟合作,招募企業志工隊到二仁溪進行棲地維護工作。未來希望爭取更多企業團體加入濕地志工的行列。
三、在地營造或社區參與
濕盟在二仁溪與周邊許多社區合作,企業參與亦可協助社區推動環境營造,同時社區居民共同參與,協力達成環境保育工作。
四、教育推廣
前述濕盟現況已與二仁溪周邊學校合作,企業可參與並支持濕盟與周邊學校辦理環境教育課程活動。
五、協助友善農林產品行銷
2023年濕盟首次在二仁溪畔舉辦贊贊市集,以在地為主體的生態體驗及小農市集活動,未來期望企業支持本活動的辦理,推動在地農林產品行銷。
可合作在地社區部落/社團/民間團體
一、社區
台南市南區灣裡社區、仁德區大甲社區、二行社區、中洲社區,高雄湖內區太爺社區、文賢社區等。
二、民間團體
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、台南市社區大學、南關社區大學、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、二仁溪沿岸發展協會、關懷二仁溪整治促進會、灣裡萬年文史協會、茄萣舢筏協會等。
三、大專院校及社團
長榮大學河川保育中心、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、嘉南藥理大學水上活動社。
台南市南區灣裡社區、仁德區大甲社區、二行社區、中洲社區,高雄湖內區太爺社區、文賢社區等。
二、民間團體
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、台南市社區大學、南關社區大學、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、二仁溪沿岸發展協會、關懷二仁溪整治促進會、灣裡萬年文史協會、茄萣舢筏協會等。
三、大專院校及社團
長榮大學河川保育中心、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、嘉南藥理大學水上活動社。
永續發展目標(SDGs)
主要目標
次要目標
二仁溪口濕地是候鳥重要棲息地,透過棲地生態監測與巡護,公私協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。
次要目標
二仁溪口濕地蘊藏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,專案透過水域生態調查監測,建立濕地生態資料庫。
昆明-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(GBF)
主要目標
次要目標

專案投入濕地生態調查監測與巡護,辦理環境教育推廣活動,提升二仁溪口生態系服務功能。
次要目標

營造候鳥友善棲地,串聯國土綠網關注濕地。

二仁溪口濕地是國際瀕危候鳥黑面琵鷺的度冬棲地之一,藉由棲地監測與巡護,維護受脅候鳥棲地。

透過辦理環境教育活動,推廣濕地生態保育議題。

企業參與協助社區推動環境營造、生態監測及辦理生態推廣活動,協力達成環境保育工作。
生物多樣性監測
本案工作項目已包含生物多樣性監測。
核發成果證明條件
一.參與長期生態調查監測
1.鳥類生態監測(至少2次/年)。
2.水域生物調查監測(魚蝦蟹、底棲) (至少2次/年)。
3.自動影像監測(全年)。
二. 參與棲地巡查維護及重要物種保育
1.辦理志工招募及培訓(每年1梯次)。
2.定期棲地巡查維護(每週1次)。
3.重要及指標物種觀察(每月1次)。
4.辦理民眾參與棲地服務活動(每月1場)。
5.定期每年2次參與環境部二仁溪污染整治民間討論會暨二仁溪守護聯盟會議,呈報環境概況。
三.每年完成濕地教育推廣課程活動至少3場次。
四.每年參與籌辦二仁溪年度市集活動1場次。
1.鳥類生態監測(至少2次/年)。
2.水域生物調查監測(魚蝦蟹、底棲) (至少2次/年)。
3.自動影像監測(全年)。
二. 參與棲地巡查維護及重要物種保育
1.辦理志工招募及培訓(每年1梯次)。
2.定期棲地巡查維護(每週1次)。
3.重要及指標物種觀察(每月1次)。
4.辦理民眾參與棲地服務活動(每月1場)。
5.定期每年2次參與環境部二仁溪污染整治民間討論會暨二仁溪守護聯盟會議,呈報環境概況。
三.每年完成濕地教育推廣課程活動至少3場次。
四.每年參與籌辦二仁溪年度市集活動1場次。
本署回饋事項
申請單位可於專案執行地點設置標示牌(本署提供面板範本,由公司團體於專案內製作及設立)。
配合/協助辦理專案相關活動。
本專案合作之成果將於本分署官方網站或社群媒體(如FB、IG等)協助宣傳。
配合/協助辦理專案相關活動。
本專案合作之成果將於本分署官方網站或社群媒體(如FB、IG等)協助宣傳。
聯繫窗口資訊
嘉義分署 自然保育科
王先生 05-2787006*393
wangphilipstar@gmail.com
王先生 05-2787006*393
wangphilipstar@gmail.com
關鍵字